当前位置: 亚洲象 >> 亚洲象的繁衍 >> 象往的云南云南临沧培育生态文化共
生活在南滚河流域的野象群。供图
“两洋在此分水,太阳在这转身”。滇西南边陲临沧市地处北回归线和太平洋与印度洋两大水系地理分水线的十字路口,独特的地理区位滋养着万物生灵,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多样性丰富。
在这个生物多样性的重点保护区域,生活着一群印度—缅北种群(β种群)亚洲象,也是中国境内唯一β种群分布的亚洲象。象群主要分布在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沧源佤族自治县片区班洪和班老南滚河流域一带。
临沧市通过加强南滚河亚洲象社区共管、监测预警、栖息地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措施,切实保护好亚洲象及其栖息地。
建设和谐友好的生态文化
为有效缓解人象矛盾,临沧市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主动与周边社区及相关利益群体共同对保护区实施管理,在保护区周边社区进行了大量实践和探索。
通过实施社区共管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项目,创新社区共管发展模式,与北京开展友好地项目合作,在保护区实验区内的班洪乡南板村南朗村民小组以订单农业的方式示范种植“大象米”和无筋豆,增加了保护区周边群众的经济收入,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积极为自然保护区周边群众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实施林业精准扶贫等项目工程,帮助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抓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和管护员补助兑付工作,每年兑付资金万元。
同时,加强群众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对大象的认识,对保护野生动物的认识。让群众了解怎么去避让、怎么去保护自己、怎么不伤害大象,进一步增强当地群众对亚洲象等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和积极性,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
每年4月,当地佤族群众都会举行与保护亚洲象有关的节日——佤族贡象节。佤族同胞用竹编、纸糊制作大象模型,庆祝贡象节。群众载歌载舞,互洒象征圣洁的清水,共同祝福来年平安健康、五谷丰登。同时给山里的大象送去甘蔗、玉米和芭蕉等食物,保持与大象的友好和谐关系。
亚洲象作为热带雨林的旗舰物种,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保护亚洲象对于保护整个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有着重要意义。佤族祖先与亚洲象早就建立了和谐友好的共存关系,并形成了保护大象的优秀生态文化。
监测预警助力繁衍生息
为加强亚洲象的保护管理,临沧市先后制定出台了《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亚洲象肇事防范与应急预案》《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亚洲象预警监测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文件,依法规范亚洲象肇事救助行为,建立健全亚洲象肇事防范及时、高效、有序的应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建立亚洲象防范工作群,组建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洲象监测预警处置队伍,在沧源班老、芒库、班洪3个基层管护站建立亚洲象监测观察点,合理配置救灾资源,最大程度减少亚洲象肇事损害,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亚洲象种群安全。
李春华是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班洪管护站的一名退休职工,在管护站他一干就是38年,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沟一路他都了然于胸。他的脚印伴随着亚洲象的足迹穿行于南滚河自然保护区的热带雨林、沟谷和南滚河河滩上。多年来,李春华和保护区的其他护林员一起,为做好亚洲象监测预警工作默默奉献。
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先后组织实施了南滚河亚洲象巡护监测与管理、南滚河亚洲象监测与栖息地管理、亚洲象保护拯救等项目,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开展南滚河亚洲象DNA研究、南滚河亚洲象种群旱季生境选择研究、南滚河亚洲象栖息地适宜度评价分析等课题研究。开展社区访问调查评估亚洲象分布区域社会经济状况;通过解译遥感卫星图片和实地勘察,评估土地利用现状,并综合确立了科学可行的亚洲象监测技术,在亚洲象的种群数量、结构、分布、栖息地、食性等方面,为南滚河流域的亚洲象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年,通过对采集的份亚洲象粪便样品的分子生物学分析,共获得22个独特的基因型,进而推算出南滚河亚洲象种群数量为22至28头。年至年南滚河管护局采用红外相机监测到新添了3头亚洲象幼象。
保护生态建设宜居家园
为加强亚洲象及其栖息地保护,通过与北京林业大学、云南大学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院所长期合作,持续对亚洲象种群与分布、行为与食性、栖息地选择、遗传多样性及栖息地廊道状况和对亚洲象种群的影响进行研究。
年以来,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共投入项目资金.6万元,在班洪乡芒库村建设了亚洲象食物源基地亩,在亚洲象食物资源补给地带人工种植株甜龙竹,开展亚洲象栖息地适宜性改造和补植补造工作,有效解决了亚洲象食物不均衡、不充足的实际问题。同时,建设清理加固现有10个自然硝塘,在硝塘边新建10个补充食盐塘,实施退胶还林试点亩,建成避象亭1个、警示牌5块、亚洲象视频监控预警系统、社区安全防护栏米,种植生物隔离带10公里。
通过种植亚洲象喜食的甜龙竹、芭蕉等,为亚洲象提供足够食物和营造更适宜的栖息地,缓解亚洲象食物短缺问题,有效避免亚洲象因食物匮乏而到人类活动区域采食活动,保障了保护区周围社区群众和亚洲象的生命安全,减少保护区周围社区群众的财产损失,使保护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保护区生态资源管护工作成效得到明显提升。
在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致力于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长期跋涉在崎岖的山路和幽深的峡谷中,把满腔的热情都投入到亚洲象保护工作当中。
王志胜是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的一名佤族科技工作者,长期致力于野生动植物科学研究和管护工作,曾获得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组织的斯巴鲁生态保护贡献奖,被人们誉为自然保护地科研“守护神”。曾担任科研所所长的他,带领自然保护区科研团队通过在亚洲象、虎、豹等猛兽经常出没的通道安放红外线照相机、摄像头,收集了大量一手科研数据和珍贵影像资料,为自然保护区制定保护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临沧一直在努力保护着亚洲象群。
云报全媒体记者李春林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