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8月8日晚8点08分,北移象群从元江北岸返回南岸。它们离原栖息地又近了一步。年3月,北移象群离开原栖息地——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年7月进入普洱。年4月16日,它们从普洱墨江进入玉溪元江,离开其传统栖息地。4月16日以来,北移象群迁移多天,迂回行进多公里,途经玉溪、红河、昆明3个州市8个县市区。8月9日晚,“北移亚洲象群安全渡过元江”新闻发布会在昆明召开。记者在会上不时听到,监测预警技术为此次助迁提供了很大帮助。“在监测预警技术方面,北移亚洲象群为信息化监测技术在动物保护领域的运用提供了实践的机会。”会上,北移亚洲象群安全防范工作省级指挥部指挥长,云南省林草局局长万勇专门提到。而在北移象群的原栖息地西双版纳、传统栖息地普洱,近年来,随着种族扩散,人象活动空间重叠范围增大,为缓解人象冲突,两地的监测预警手段亦愈加丰富。科技是其中关键词。普洱市思茅区,一亚洲象监测员正监测野象。人民网程浩摄监测手段是和科技一起进步亚洲象的监测预警一直是个难题。“起初靠纯人工监测。”今年6月,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科研所所长郭贤明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说,传统人工监测手段粗放,通常根据田地上的脚印、粪便推算是否有大象出没,不仅无法实时监测日益活跃的亚洲象种群轨迹,也有护林员在监测过程中被野象所伤。“监测员与大象的安全距离在50米以上,最近可以达到20米,再近就容易发生危险。”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景讷乡大寨村委会贺蚌村民小组村民蔡明飞是一名亚洲象监测员,多年与亚洲线周旋,他总结出人与亚洲象的安全距离。监测手段是和科技一起进步的。近年来,无人机在野象监测中的作用日趋明显。蔡明飞说,村村寨寨建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cf/7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