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亚洲象 >> 亚洲象生活环境 >> 忆所思可曾记得来时的路
“劝君莫打三春鸟,雏在巢中盼母归。”也算是读过孔孟之道的半个读书人,深知自然的和谐需要共同的维护,怎奈只闻花香之俗客,不懂鸟语之精妙。三只麻雀在我的拾阶而上之中,它们也是不约而同的向着更快、更高、更远的上一层飞去,这期间似乎也秉承着奥林匹克坚持不懈拼搏的格言。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三只麻雀的后面是我这个碌碌无为的打工人,不知道它们是否把我想象成了它们最危险的假想敌,或者是我给了它们一个加油努力拼搏的理由。就这样你追我赶的到了楼顶。
往下看,是一层层慢慢走过的路,平整无坑,不算坎坷,虽然是原地转圈,但是每一步都在登高,也算是越过一个又一个的坎,到达理想的家园,来到自己的家门口。
往上看,是天井,虽有阳光透入,但那只是憧憬的缝隙,麻雀小小的身躯根本无法逾越,天井是从这栋楼离开的一个方式,需要的是打卡的天井,怎奈因为漏雨而加固的天井,力气稍微小一点都不容易打开。因为没有梯子,三米多的层高,身材并不高大的我也是爱莫能助。理想的出口,也需要自身的能力与之匹配,否则,也仅仅是别人的成功通道。三只麻雀,此时在不同的地方停歇,天井之中的麻雀,此刻在思考,虽困于此处暂不能脱身,想必也没有谁能够把它怎么样,只需等待时机,脱困指“时”可待。此刻,天井中的麻雀,并没有刻意的挣扎,也没有显得特别不安,见它调转身躯,通过阳光的缝隙,昂首观望外面的世界,高处不胜寒,此时却是阳光温暖的照在它的身上,平日里,或许并不曾有过这样的场景,也不曾静静地思考“鸟”生,外面的世界确实不一样,站得高,望得远,暂时也是居安思危。一只麻雀,则是站在窗台上,观望者,这期间,它们也曾多次的观望着我,我想的是,它们曾经几次的在每层楼的窗口尝试着往外飞,面对人类制造的前途一片光明的玻璃面前,屡次以失败告终,它们目前的成绩是屡战屡败,它们的精神是屡败屡战。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一路与我和平相处,目前是短暂的休整时间,它们在思考什么,我妄自揣测,很大程度上是如何离开这里,也有可能是在一直动态的评估我对它们的危险,以及我有可能采取的下一步措施,它们除了飞行躲避技能以外的其它有效处理措施,或者是物理进攻。还有一只麻雀,或是在天井中,或是在窗台上,或是它们三个都在这几处位置上待过,素有脸盲的我分不清它们谁是谁,只能是数个数来描述一下。轻轻地,我打开房门,回到家中,让它们静静地思考,也希望它们能够早点回家。期间,我轻轻地打开门,静静地观察它们,它们也在观察我,后来,它们都走了,留下了它们在我记忆中的身影和思考。天井是没有打开的,也是打不开的,它们瘦小的身形也是钻不过去那个只透进来阳光的缝隙。原本的天井或许能够通过上边盖板的缝隙离开,那是在我加固天井以前的事情了,曾经的天井盖板因为年久失修,上面的木料被扔的七零八落,去年夏天的一场大雨,那场冲毁了骊山上盘山公路并且造成局部滑坡的大雨,也通过天井,将我家门前浇的水流成河,以至于一夜间,整个单元都在抗洪,也是从那之后,利用疫情防控的间隙,在几位邻居的帮助下,修理了天井,好在后来冬天的大雪和几场没有那么大的雨来的时候,家门口没有水漫金山。窗户是开的,窗纱是关的,窗户上的窗纱有个洞,这可能是三只麻雀离开的出路。它们也有可能是从来时路返回的,沿着楼梯一层一层的飞下去,不知道它们是否会降下身段,从来时的路回家,还是利用不知何时窗户上产生的漏洞回家。英雄不问出处,回家不问艰险与坎坷,到家报个平安。三只麻雀的故事,大致就是这样。三只麻雀的出现和离开,它们的故事似乎也是有些道理的。静静地思考,忙碌的现代社会生活下,我们可曾记得来时的路,面对社会上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是否有了充足的准备和具备通过的能力;生活中存在的漏洞,我们侥幸通过算不算作弊;我们是否能放下身段,回头走走来时的路;面对出现的新鲜事物,或者是以往认知里的一些假想敌是否担心过度;我们面对可能的危险,是否过于应激,匆忙下的处置是否得当;以往存在漏雨可能的通畅的天井,是否已经得到修缮,不再是麻雀形态的我自我通过的途径;那个可能脱身的窗纱上的漏洞是否已经填补;那个打开的窗户是否已经关闭;那个六楼顶的美景能否再一次目睹;被困楼内的事情,是否让麻雀家长们担心……面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我们处置的是否完美?面对人生中一个又一个问题和处境,可曾记得来时的路?中医临床中,面对这样的问题,是为了让麻雀离开,打开天井、戳破窗纱、打开窗户、还是不让它们飞进这座楼?虽然麻雀们已经离开了,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不忘初心,记得来时的路。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