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亚洲象 >> 亚洲象的天敌 >> 本周封面短鼻家族迁移记人民资讯
「本文来源:都市条形码」
从年3月到年8月,整整17个月,这是中国有纪录以来距离最长的野生大象迁徙。短鼻家族经普洱、红河、玉溪、昆明等地,先北上后西行再南下,于8月8日跨过了南归的最大障碍——元江,在8月12日回到了它们的适宜栖息地——普洱市墨江县。这一路有温暖有感动有惊险,普通人第一次距离野生亚洲象如此之近,对它们的了解如此之多。
短鼻家族原本生活在西双版纳的自然保护区,年3月,家族16头野生亚洲象,离开保护区往普洱方向迁移。并于年7月,进入普洱市思茅区。
亚洲象监测员武俊会:“3月份的时候首先是来了一头象,然后来了一群,在普洱市首次监测到是7月份,通过个体识别、近距离拍摄,发现是从勐养保护区出来的,是保护区的短鼻家族。”
之后几个月,象群在思茅区、宁洱县来回活动。在宁洱县活动期间,象群迎来了一名新成员。
新成员的到来没有让它们停下脚步,短鼻家族继续北上墨江县。
墨江县通关镇团山村村民鲁忠祥:“一开始狗咬,大象叫了两三声,狗也不敢咬了,大鹅也不敢叫了,我们在房子里面待着不敢动也不开灯。”
年4月16日到达玉溪市元江县。之后几个月象群又经过石屏县到达了玉溪市峨山县,短鼻家族来到峨山县城的视频让它们一夜成名。
国家林业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主任陈飞:“我经常开玩笑说它一夜成为网红,实际上是它穿越峨山县城的那天晚上,整个网络一下子就开始爆炸性地增长,有些人开玩笑说就说,就像云南真的是大象和孔雀之乡。”
从5月27日,森林消防、公安、林草等多部门介入象群迁移工作,短鼻家族经峨山县进入红塔区、昆明市晋宁区、再转入玉溪市易门县,期间也留下了很多精彩的瞬间。
在迁移过程中,象群会吃掉村民的庄稼,给沿途村庄带来一些小烦恼。
玉溪市北移亚洲象群安全防范及应急处置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杨应勇:“从这种烤烟地行走,我看它知道保护烤烟一样,都是从沟里走,或者是跨着走。”
短鼻家族的到来更多的是拉近了人和象的距离,加深了人和象的感情,也带给我们很多的温暖和感动。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信息通信处副处长王捷:“三头大象把小象围在中间,小象醒过来了,在中间摇摇晃晃甩甩鼻子,很萌的画面。”
玉溪市北移亚洲象群安全防范及应急处置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杨应勇:“我们玉溪发动了全市人民为每一头象起一个名字,离群的那一头独象,取叫玉小吉,最小的那头象,取叫玉米粒,都是玉字头开的,反映出我们全市人民对它们的喜欢爱护。”
象群在经过元江时,为了不让城市灯光惊扰到过桥的象群,元江县城还做了短暂停电。
在看遍风景之后,断鼻家族静静地回到了出发地。为了保护它们,云南一共出动警力和工作人员2.5万人次,布控应急车辆1.5万台,疏散转移群众15万多人次,投放象食近吨。
这趟独特的旅行,让我们看到了象群的温柔,也看到了人类对它们的友好和关爱。大象是记忆力超强的动物,相信断鼻家族会和我们一样,记住这个不一样的美好夏天。
YNTV-2
8月22日18:25,
云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
《封面》
敬请收看!
记者:赵楠刘涛张聪瑞
摄像:杨纪星李安斌金继坚
剪辑:曾欣瑜刘涛张聪瑞
包装:刘娜
特别鸣谢: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普洱广播电视台、玉溪广播电视台、红河广播电视台、中共晋宁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