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象

只把大象出走当笑话这个考点错过要后悔

发布时间:2023/3/11 0:18:14   
北京哪家扁平疣医院好 http://m.39.net/pf/a_8812967.html

6月初,一群特殊的小伙伴频繁地出现在人们视线中——一群云南野生亚洲象从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背井离乡”,“北漂”多公里到达昆明玉溪市。

一路逛吃的大象也被网友戏称为“大象旅行团”,大象排排躺、偷喝村民酒槽、雨中玩泥巴等憨态可掬的模样萌化全网,甚至引发了一阵“云吸象”热潮。

来源:澎湃新闻

“云吸象”现象从中国一路火到国外,BBC、CNN、NBC等多家外国媒体也都将视线投向了中国西南地区和这群萌翻的大象。褪去了偏见与恶意,终于拥有“阳间滤镜”的野生象群或许是西方媒体对中国罕见的温柔。

此时正在草地里打滚的大象一定想不到,自己只是顺便“卖个萌”,怎么就成了国家形象的代言人呢?

一、对外传播中的“大象媒介”

“讲好中国故事”是过去几年里我国对外传播的一个重要议题,而在这场一路“象”北的连续剧中,云南野生象群成了当之无愧的故事主角。

6月8日,美联社以“中国的流浪象群正在成为国际巨星”为题对这群长途跋涉多公里的大象进行报道,随后该标题被美国广播公司转引。

来源:参考消息

英国BBC广播电视台的报道则搬运了中国社交媒体上的段子“15只大象可能是想参加在昆明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他们有点早,因为大会要到十月份才开”。

来源:凤凰网

日本TBS电视台邀请到了权威动物专家对云南大象迁徙现象进行深入解读,法国《世界报》、德国《明镜》等多个国家的报道中言辞更是不乏温情。而在西方主流媒体的影响下,Twitter、Youtube等外网评论也不乏友善理性的声音,除了夸赞大象“成吨的可爱”,还有很多评论不加掩饰地对中国政府予以赞美。

来源:凤凰网

如果说疫情之后,西方媒体笔下的中国往往是“失真”的存在,中国政府与人民常被置于“失声”的状态,那么在这场大象迁徙中,国外媒体的新闻价值取向则达成了惊人的一致,不得不说这群大象在我国对外传播议题中扮演了重要的符号。

一方面,在大象迁徙过程中,一个真实、负责、有担当的大国形象得以显现,无论是当地百姓面对大象表现出的尊重与爱护,还是云南政府让象群远离居民区,积极处理“人象”关系的系列措施都反映出当前中国在保护自然、建立环境友好型生态方面的突出贡献,也符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

另一方面,在国际传播和“讲好中国故事”的对外战略中,富有趣味性和人情味的软新闻相对来说更能摆脱“文化折扣”和交流语境差异的影响,传播效果更为深刻与广泛。

硬新闻:硬新闻主要指题材严肃、着重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和科技新闻。如重大犯罪,火灾,意外事故,演讲,劳工纠纷或政治战役等。

硬新闻也称现场短新闻,是一种强调时间性和重大性的动态新闻,重在迅速传递消息。

软新闻:软新闻指不平常的、奇怪的、娱乐的新闻,人情味较浓,写作风格轻松活泼,易于引起读者感官刺激及视听兴趣,如愉悦、同情等。主题可能会不应时或不甚重大,但不枯燥,常使读者欢笑或悲泣,喜爱或憎恨,嫉妒或遗憾。

软新闻是从感情上吸引读者,而非以理性赢得读者。

具体而言,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大象”与“熊猫”一样,都是自带扩散信息的“外交媒介”,其憨态可掬的形态和动作很难不让人心生亲近感,沉醉于其可爱的形象当中,投入纯粹的情感。

有研究表明,在一定程度上小动物确实具有心理疗愈的效果,在全球范围内皆是如此。所以,就“大象外交”所蕴含的情感而言,大象从多个感官上调动起了受众的积极情绪体验,不仅在情感上征服了国内的民众,也同样征服了世界范围内的受众。

相比起严肃的、具有浓厚政治意味的国际传播中的传统语言符号,“大象符号”的独特性和传播优势就显现了出来,将国家的意识形态蕴含在“大象符号”中,不仅做到了“去政治化”,淡化了国与国之间的博弈色彩,而且在形式上更为含蓄、隐秘,也更能为大众所接纳,从而达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传播效果。

在此意义上,大象符号的书写和传播也可以说是构成了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

二、从“大象外交”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的阻碍之一在于话语体系的不对等,不同的意识形态与文化背景使得文化输出时常出现被误读、被标签化甚至被妖魔化的现象。

受制于不同的意识形态,西方媒体在描述中国政府时立场较为模糊,但“大象外交”中涉及到的环境生态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议题,一定程度上跨越了“绝对政治正确”的束缚,“规避了意识形态冲突带来的偏见与误解,将中国政府的努力放在了客观的天平上。”这也启示我们在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中,需要转换传统的对外传播思维,以一种更柔性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

01

在共识中创造沟通议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国际认同建构的价值标准和共同追求。无论是新近网红“大象”还是国宝“熊猫”,其存在本身就具是一种隐喻,背后是更为宏大的野生动物保护议题,这也为中国和其它国家的外交活动创造了中间地带,制造了沟通议题。

与疫情后泰国、印度、非洲等地野生象被猎杀的生存状况相比,云南野生大象迁徙的图景无疑是中国给国际野生动物保护交上了一份较为完美的答卷,在此过程中,“大象缘何迁徙”、“如何平衡人象关系”等话题都成为不同国家媒体与民众共同讨论的话题,而这些共同话题也使得对话双方得以站在同一天秤上,拥有平等沟通的可能性。

02

与时俱进挖掘微观叙事

从传统的宣教语态到如今的民生语态,“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方式发生了变革,最典型的变化就是从宏大叙事变为挖掘细节的微观叙事。

以象群走红网络为例,大多数网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380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