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象

关注他们与象群并肩南下,只为人象

发布时间:2023/4/7 21:38:10   
                            

7月19日

《云南日报》8版刊发整版报道文章

《助象南迁》

聚焦云南北移亚洲象安全防范工作省级指挥部

进行24小时跟踪监测

与象群“并肩南下”

守护人象平安的故事

跟随小布

一起来看

↓↓↓

15头野生亚洲象于5月27日晚进入玉溪市峨山县后,云南省抽调人员组成云南北移亚洲象安全防范工作省级指挥部,进行24小时跟踪监测,与象群“并肩南下”,只为人象平安。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供图

一群人确保监测工作24小时不间断

云南北移亚洲象安全防范工作省级指挥部是个“史无前例”的机构。因15头亚洲象在5月27日晚进入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云南省迅速抽调多个部门人员组成指挥部,保证人象安全。

一个多月来,省级和现场指挥部一众人士弥日累夜,与象群“并肩南下”,过程中既有惊险一刻的彼此“斗智斗勇”,也有工作人员对象群尤其是对群中小象的牵肠挂肚。

每天上午9时,现场指挥部准时召开调度会,综合协调组、监测预警组、投食引导组、安全防范组、助移工作组、现场管控组、宣传工作组、损失补偿组、综合保障组等9个工作组人员就位,来自省级和当地林草、应急、公安、森林消防、电力、交通,以及市、县、乡各部门的人员集中在一起,大家目不转睛地盯着指挥大屏,根据山势地形、森林河流、通道、地面农作物,结合象群的日常习性,对下一步象群的移动方向做出“研判”。所有运筹决策,目标都是大屏上呼呼酣睡、边走边吃,或是快乐嬉戏的象群。

美国CNN在新闻中对此惊叹:“为了防止任何人象冲突,中国甚至建立了一个24小时指挥中心来监控大象的行踪。”

24小时跟踪监测并非易事。

有意外和风险——

7月7日19时46分,正在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扬武镇大开门村附近监测象群的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野生亚洲象搜寻监测任务分队A组队员,因象群进入密林且可视化条件较低,在无人机无法继续监测的情况下,队员选择转场跟进监测。

开车走出20多分钟到达一拐弯处时,监测队员张雄突然发现象群正从林内防火道上朝着监测队员走来。双方相隔20米,面面相觑20多秒后,象群大摇大摆离开防火道。队员们慢慢倒车,在距离象群直线距离米左右的开阔地带,继续跟进监测。

有焦灼和煎熬——

现场指挥部从成立之日起便一直随着亚洲象移动的路线“搬迁”,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象群归途中有11天一直在易门县十街彝族乡迂回活动,这让十街乡这个原本寂寂无名的乡镇突然热度飙升,被全球媒体聚焦。全乡的公职人员都紧急动员,围绕象群昼夜不息。

一日,象群在下午5时左右下山觅食后,向峨山县大龙潭乡山口村方向移动。

走着走着,由于山势阻挡,无人机超出操控范围,象群在监测人员的红外夜视仪屏幕上“消失”了。在省级指挥部的指导下,现场指挥部紧急运转,要求易门县、峨山县现场指挥部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寻找大象踪迹。空中和地面监测预警人员紧急转场。每个监测点和卡点的工作人员都行动起来。

次日凌晨2时14分,人们在十街乡方向重新听到象群的叫声,它们又折头回到了十街乡。

玉溪北移亚洲象安全防范工作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杨应勇说,指挥部最重视的是值班值守,“要掌握好大象的基本行进路线,才能做好接下来的工作。”

有温情和关爱——

监测队员拍下了象群的“泥潭时光”,像是享受夏季假期的人类家庭,小象迫不及待一头扎进池塘,大象在一旁守护,用象鼻给小象搓澡。

实地勘查,查看地形,投喂食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421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