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象

讲好生态环保故事丨用好故事照亮中国

发布时间:2023/3/6 17:19:58   

6月4日,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系列专题论坛之一——首届讲好中国生态环保故事论坛在辽宁省沈阳市举办。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出席论坛并发表讲话,来自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辽宁省委宣传部、山东省委宣传部、云南省委宣传部的负责同志,媒体、专家及生态环境系统代表从工作实践、理论研究和组织管理等方面总结分享经验,探讨规律特点。从今日开始,生态环境部政务新媒体特开设“讲好生态环保故事”栏目,转载《环境保护》杂志报道,供大家学习交流。

“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赋予我们讲好中国生态环保故事的光荣使命,也给我们提供了广阔舞台和丰富素材。”6月4日上午,作为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系列平行论坛之一——讲好中国生态环保故事论坛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宣传教育司司长刘友宾主持了这场既是率先启动又是首届举办的论坛。论坛“总结经验体会,探讨规律特点,把中国当代生态环保故事讲得更加生动、感人、精彩,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

讲好中国生态环保故事论坛现场

 “让公众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经过实践检验、富有实践伟力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行动指南,也是中国生态环保故事的‘灵魂’和‘主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指出,要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等重要思想阐述好、宣传好。对此,《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生态采访室主编、高级记者刘毅深有体会:“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牢牢守住生态报道的‘定盘星’。”年年底—年年初,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出现了重污染天气。为及时回应社会各界关切,《人民日报》推出《雾霾七问》系列新闻报道。“这组深度报道之所以抓得准、敢发声、影响大,能够有效引导舆论,主要原因就是在于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深入学习,通过不断加强思想理论武装,较好地把握了时度效。”刘毅说。   “在讨论‘如何讲好中国生态环保故事’之前,要思考‘什么才是好故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河认为,首先好的故事都有一个大大的“人”字,要让中国的生态环保故事带有人的温度、人的智慧、人的光芒;其次好的故事还应输出核心价值。中国生态故事的核心价值,应当非常明确,那就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围绕“和谐共生”这一核心价值,可以重点挖掘和讲述能够彰显“中国智慧”和书写“中国传奇”的共生故事。   新华社国内部中央新闻采访中心经济采访室记者高敬在论坛上向大家讲述,洱海边上的一家民宿需要拆除一大半客栈。民宿老板特别实在地对她说,治理洱海这是必须的,就像“妈妈”生病了,必须要给她治病一样。“通过生动鲜活的采访,我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更加深刻,稿件内容得到了更有力的支撑,报道也能更好地反映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故事。”高敬表示。

“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讲好中国生态环保故事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张勇指出,从国内发展看,中国发展的“颜值”不断提升,生态底色越擦越亮,为讲好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故事提供了生动素材。从外部环境看,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全球大视野、世界大舞台,国际社会前所未有地聚焦中国。   在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COP15云南省筹备办新闻宣传部负责人彭斌看来,讲好中国生态环保故事,要着力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国际社会和各国民众共同   “盐地碱蓬赤红如火,东方白鹳展翅翱翔。”山东省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省新闻办主任袭艳春也是感同身受,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逾万只鸟儿经此迁徙越冬,由此“鸟类国际机场”的声名远播,以其为背景制作的新媒体产品《诗画山东》点播量达9亿人次。

“新闻发布

是生态环境宣传工作的‘重器’”

  如何通过新闻发布讲好生态环保故事是嘉宾代表热议的话题之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面对生态环境舆论的新形势、新变化,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新闻发布工作,要建立健全新闻发布体系,让新闻发布会成为政府与公众沟通的重要渠道。与此同时,地方也在不断加强新闻发布制度建设,各地新闻发布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新闻发布工作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讲好生态环保故事的最基本、最重要手段。”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管言明表示,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建立全厅新闻宣传策划会商机制,推行“处长讲业务”制度,每月围绕重点工作,安排1位处长参加新闻发布,回应社会关切。“年以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余场;年、年分别达到21场和28场,发布数量和质量均居省直部门前列。”管言明说。   论坛上,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原国防部发言人杨宇军则表示,新闻发布是传播环保故事的重要平台,为环保好声音提供了“扩音器”。年以来,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已经连续7年参与全国两会新闻发布相关工作。“从两会上观察到有两种颜色总是格外耀眼,一种是‘中国红’,另一种就是‘生态绿’。”生态环保理念借着新闻发布被广泛传播的同时,发布会上响亮的声音和生动的画面更加深入人心。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的党组成员、副厅长高洁也分享了自己的体会,新闻发布作为生态环境宣传工作的“重器”,是讲好生态环保故事、增进政府与公众沟通的重要平台。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主动邀请省直有关部门和市、县党政领导参与新闻发布,构建起“生态环境故事大家讲”的工作格局。在年11月,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还特别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贺克斌参加新闻发布会,科学分析四川盆地大气污染成因,既让公众知晓空气质量改善的难度,也让社会了解大气污染攻坚的力度,成为当日省内传播热度最高的话题。

“发挥先进典型示范的正向激励作用”

  “通过发挥先进示范与典型的正向激励作用,推动全社会形成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生态环境保护氛围。”辽宁省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农涛表示,位于辽西北的阜新市彰武县,曾经沙化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6%,沙子堵门推不开,沙丘撵着百姓跑,而如今这里森林覆盖率由2.9%增加到34.5%,沙地变成鱼米之乡、沙漠变成文旅宝地,创造了“点沙成金”的奇迹。   “辽河是辽宁的母亲河,曾经因为流域重化工业发达、重污染行业集中分布而被纳入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通过实施水污染治理,年辽河劣Ⅴ类水体全面消除,河流水质达到自有环境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水平。昔日污染严重的辽河正在重现‘天蓝水清,锦麟遨游,飞鸟云集’的生机勃勃景象,辽宁人的母亲河再次露出了微笑、恢复了生机。”辽宁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吴滨表示,在保卫辽河战役中,通过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打破发展与保护相互对立的思维局限,把生态环保作为发展的机遇而不是“包袱”,推动从意识向意愿转变,从观望向行动转变,让“辽河不清、辽宁难兴”“保卫辽宁母亲河”深入人心。全省人民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人人都成了辽河保护的   媒体记者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见证者,是绿色故事的讲述者,是绿色发展的推动者,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高敬表示,看到河北、北京从“雾霾压城”到蓝天常在的巨大变化,见证、记录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最好的绿色发展故事。新华社积极参与生态环保督察报道工作,播发了《洞庭湖非法矮围》《祁连山生态破坏》等重磅的舆论监督报道,成为解决绿色发展问题的重要动力。刘毅也表示,环境记者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如果说以往是冷板凳,现在这条冷板凳则是越坐越热。生态环境成为上上下下都非常   “怎么向今天的青年人讲好中国生态环保故事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中国青年报》记者张艺表示,为了让更多公众能够看到、看懂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中重点的数据、内容以及有价值的细节,《中国青年报》于年六五环境日制作发布的“解读环境质量公报”海报长图,深受读者好评。“看起来很轻量的呈现背后,其实需要扎实的数据资料和完整的叙事逻辑作为支撑。”张艺如是说。   论坛上,与会代表倾情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生态环保故事:在淄博原山林场,三代原山人接续奋斗,用绿色森林打造了一道生态屏障;在烟台长岛,山东设立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腾退近海养殖,拆除发电风机,恢复海洋生态。人们不由得感叹,深爱的那片海又回来了;因着辽宁口湿地环境的改善,引来了多种鸟类,成为辽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浙江省安吉县余村的村民关停矿山工厂,从“卖石头”到“卖风景”,形成了可持续乡村生态经济;河北塞罕坝林场经过三代造林人数十年的努力,把一棵树变成一片海,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类奇迹。   论坛外,在这片古老的神州大地上,还有许多好的生态环保故事正在发生。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举办地山东“建设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和千里海岸观光廊道”,如此优美的景象,跃然于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上。一河一海,一黄一蓝,共同描绘了一幅“水清滩净、岸绿湾美、鱼鸥翔集、人人向往”的美好生态图景。故事中既有波澜壮阔的中国实践,又有久久为功的不懈坚持,还有钢铁般的决心和意志,更有润物细无声的耐心和细致,把他们编织在一起,将构成一幅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中国画卷!

来源

《环境保护》杂志

记者

郭媛媛、于宝源

编辑

秦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37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