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象

林草产值突破3000亿云南这十年生物多

发布时间:2023/4/3 19:39:59   

掌上春城讯9月7日,记者从“云南这十年”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场发布会上获悉,年,全省林草产业总产值突破亿元,较年增长了3.4倍,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有序推进,形成了宣传教育、监督整改、制度建设、保护体系等系统化的保护格局。

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保护体系成效显著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督察专员曹永恒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从宣传教育、监督整改、制度建设、保护体系等多方面高位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其中,制度建设方面,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治基础不断夯实,先后颁布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等系列规划计划。并印发《云南省地方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制定贯彻落实加强生态保护监管工作意见和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工作实施办法。

同时,从科学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珍稀濒危特有物种保护,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方面入手,构建了云南“三屏两带多点”的生物生态安全格局,系统保护了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据介绍,目前全省已建设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个,积极创建亚洲象、香格里拉、高黎贡山等国家公园,建设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以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和离体保存为辅的保护体系日趋完善,全省90%的典型生态系统和80%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实施珍稀濒危、极小种群和特有物种的拯救、保护、恢复工程,全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1.8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0.90%,系统保护了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生物多样性宝库更加稳固。

森林草原科学培育资源有效保护利用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田建宏介绍,十年来,云南森林面积从2.84亿亩增长到3.03亿亩;森林蓄积量由16.93亿立方米增长到20.96亿立方米,均居全国前列;草原综合植被盖度79.1%;湿地保护率57.77%,林草生态持续向好。

据了解,云南林草部门在全国率先开展多项保护管理措施创新。一方面构建珍稀濒危物种调查监测体系,并着力填补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空缺。探索开展了自然保护地外的野生植物保护小区、野生动物社区公益保护地等多种模式,率先提出将极小种群物种集中分布区纳入“生态红线”划定范围,并成功推动纳入国家方案。同时大力开展极度珍稀物种栖息地修复。修复改造亚洲象食源地多亩、整合划定绿孔雀栖息地保护范围13.8万亩、引入社会公益资金修复滇金丝猴栖息地多亩。尤其在系统构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体系方面,完成了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第一个十年规划,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就地、近地、迁地、种质资源保存、人工繁育与回归等多元化保护体系,67种野生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

田建宏表示,云南充分发挥生物资源多样性优势,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加快林草产业发展,推动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惠民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掌上春城记者:浦潇

责编:莫开井

编审:周晓雪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411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