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亚洲象 >> 亚洲象的习性 >> 疫情下,我们瘫了,它们却在狂欢
新冠笼罩下的第三年,人类并没有赢。
大多数国家选择缴械共存,哪怕隐患重重、代价惊人。而我们,仍在与病毒顽强斗争。
令人扎心和意外的是,当人类依旧处在混乱低迷的境遇时,这个世界却因为我们的短暂缺席,变得格外美丽。
人类被偷走的这两年多时光,还给了自然久违的喘息自由。
据统计,疫情期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超过6%,实现纪录以来的最大减幅;
各地水质明显提升:印度恒河氧气含量增加了80%,大西洋海岸海水清洁度评级直接从差晋升到良。
印度边境一个小村庄里的居民,30多年来第一次看见了雾霾隐蔽下,公里外的喜马拉雅山脉。
人类的「无为」,反倒成全了世界的清澈与安静。
BBC的纪录片《地球改变之年》,自年4月开始拍摄,横跨5大洲各个城市,记录了疫情下缺少人类参与的世界,究竟长什么样?
尽管早就知道人类给地球带来的负担,可真的打开这部纪录片,还是会惊觉:
地球最大的毒瘤,竟是我们自己。仅仅是减少出行,大自然就可以修复到如此程度!
被新冠改变的,不只人类,还有整个自然界。
唯一不同的是,这场全人类的灾难,对她来说,或许是一份久违的礼物。
在南非海岸,昔日游人如织的沙滩、热闹繁华的街道,变得空空荡荡。
非洲公驴企鹅们一大早列队整齐地穿过城市,雄赳赳地来到沙滩上。
如今,它们不必等到游客散去的夜里才能下海觅食,再将食物运回家反刍给孩子。
每天,想来几趟就来几趟。
嗷嗷待哺的小企鹅们,伙食从以前的每天一顿,跃升到一日三餐的小康水平。
过去30年,由于食物的匮乏、嘈杂的噪音,这里的非洲企鹅数量下降了70%。
可在疫情期间,有些企鹅家庭甚至富足地养起了二胎,还罕见地出现了双胞胎。
而在日本奈良,作为头号网红的梅花鹿,昔日都是靠游客投喂的米糠和饼干生存。
一夕之间,它们失去了唯一的食物来源,大家都在担心梅花鹿会不会饿死饿瘦。
事实证明:人类,你多虑了。
只见老梅花鹿们轻车熟路地带着小伙伴,穿过高楼林立的城镇。
它们来到一片青草地,惬意地晒着太阳、吃着草、啃着树叶。
研究也表明,这种新的饮食结构对梅花鹿来说更合理和健康。小鹿也不会因为误食了游客留下的塑料袋,无辜死去。
实际上,这群梅花鹿生活在奈良的时间,可比人类早得多。
是钢筋水泥侵占了它们的水源和草地,这群生性胆小的动物为了活下去,只好摆出亲近的姿态接近游客。
其实,动物们远没有想象中那样依赖人类的「恩赐」。
不打扰,对它们来说,就是最大的温柔。
美国西海岸,每年有多万艘游轮航行其中。疫情禁航期间,海面下的分贝足足安静了25倍。
一万多头座头鲸的世界,终于清静了。
母鲸和幼崽之间甚至发明了新的呼唤信号,安静的海底,让它们即使隔得再远,也能清晰地听到彼此。
母鲸得以去远处觅食,幼崽成活率远远超过了之前少得可怜的7%。
许多濒危动物,都在疫情到来之际,得到了物种复兴的机会。
在肯尼亚,没有犀牛因为它们的角被猎杀,是20多年来第一次。
曾经的山地大猩猩,全球现存不足一千只。疫情期间,它们生育的幼崽数量是以往的两倍。
我国的许多保护区也在近两年首次拍到了野生的雪豹、珍贵的金雕,甚至在江面发现了了野生白江豚。
没有人类的干扰,动物的生存质量提升了不只一个level。不得不感慨,我们对地球造成的负担,实在大到可怕。
更可怕的是,绝大多数人仍旧对此浑然不觉、不以为意。
人类被困,动物为王。
当城市被迫按下暂停键,小动物们倒是可以悠哉悠哉地享受起城市生活。
南非的圣卢西亚,一只河马正前往加油站溜达。
以色列的特拉维夫,一群胡狼出现在公园里悠闲地散步、快乐地嚎叫。
在圣地亚哥,甚至连美洲狮也出来溜达,在人行道怡然地走着,再翻翻围墙,四处探险。
仿佛此刻,它才是城市的王。
供非洲捕猎季游客居住的精品酒店,开始闲置,转身成了野生动物的豪华旅馆。
曾经,人们坐在吉普车上观察和猎捕它们,现在也轮到它们来游览人类的家园。
泳池边坐着安逸的长卫黑鹗猴,
黑斑羚和安氏林羚畅快地吃着酒店的绿化「沙拉」。
在这里,摄制组甚至在白天拍到了只会在夜晚出没的金钱豹,摄影师被吓到满脸通红、疯狂冒冷汗。
可见到人类的金钱豹并没有上前攻击,而是瞥了一眼,继续悠然地逛着,俨然一副平和镇定的掌柜姿态。
过去25年,由于人类活动,金钱豹丧失了60%以上的家园,数量下降了30%。这家酒店,或许原本就是它们的栖息之地。
在纪录片之外,你我身边,也能明显察觉到「疯狂动物城」的意味。
还记得年初,刚刚封城的武汉街头,一只野猪在深夜的公路上撒蹄狂奔。
野兔也毫不示弱,在马路中央疯狂赛跑。
还有南京玄武湖里游泳的野猪、云南亚洲象的迁徙连续剧、上海数量激增的貉,它们自在的模样似乎都在炫耀:哈!被禁足的人类,你们也有今天。
表面看,是动物们闯入了我们的城市。
可从自然界发展的宏观维度看,是我们侵入了它们长久生存的栖息之所,且吝啬地不许它们「越雷池一步」。
当人们感慨于云南亚洲象迁徙途中的灵气与可爱时,我们忘了,是人类造成的西双版纳森林破碎化,使它们不得不另寻家园。
麻醉、捕杀、圈禁、对立、恐惧,每当有野生动物出现在城市或村庄,我们的反应不外如此。
如此的傲慢。
仿佛我们是主宰万物的神,是地球上唯一的主人。
也许很多人会天真地以为:疫情一结束,动物们就会乖乖躲回山林。到时,问题就不再是个问题。
可研究表明,走入城市的动物,它们的免疫系统和遗传机制,很可能已经伴随着对城市的适应,发生了改变。
也就是说,它们也许就不走了。
以貉为例,过去学界都认为它是一种非常胆小的生物。可如今,上海的貉可以大胆地与小区里的猫共享猫粮,它们学会了躲避车辆、耐受噪音、翻找生活垃圾。
甚至被人类诱捕也没有表现出恐慌,而是津津有味地研究起笼子里的机关和杂草。
正如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王放所说的:
人与野生动物相处在同一个城市,并不必然就会存在矛盾。彼此保持距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来营造「动物友好」的城市景观,让野生动物能够在城市的环境中安全地生活下来。
很多时候,不是共存无法实现。而是人类的傲慢与自私,切断了这种可能。
这些小生灵的「都市历险记」,与其说是闯入,不如说是回家。
令人心痛的是,只有人类缺席,它们才能回归。
你看,疯狂的哪里是动物呢?
是我们自己啊。
在记录片的结尾,摄影团队来到了印度阿萨姆邦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
在这里,村民们和野象有着不共戴天的世仇。几十年来,双方争斗不休,或死或伤。
而在印度全国,每年约有人和只大象在冲突中丧生。
起因是村民们为了种植更多的粮食,不断开垦田地,导致野生亚洲象的栖息地逐年锐减。如今它们的生存面积,已不足之前的5%。
为了活下去,大象只好一次次地走进村庄,来到田间觅食。眼看着辛苦耕种的庄稼被糟蹋,村民们当然忍不下这口气。
就这样,年复一年,变本加厉地相互挤压、相互伤害。
直到疫情期间,很多外出务工人员回到村庄,在自然保护组织的发起下,这些空闲的劳动力在村庄和森林之间,制造了一片缓冲地带——种植速生水稻和草,供大象食用。
果然,象群吃完缓冲带的植物后,就安静礼貌地离开了,再也没到过村子里。
它们想要的,不过是一夕温饱罢了。村民们看到这一幕,不禁自责动容:
如果我们爱大象,那大象也会爱我们。
我们不要求所有人都爱动物、爱自然,但起码要心怀尊重。
卸下那傲慢尊贵的身姿吧!
唯有如此,一切和谐才有可能,人类的发展才有长足的希望。
请不要再捕杀,根本不会传播新冠病毒的无辜动物。
请在城市规划时,别忘了这里生存的不是只有人类。别让站在水泥河堤上的小鸟,连喝口水都成了奢侈。
这片土地,应当允许生物多样性的存在。
事实上,也只有生物系统越完整,我们面临的野生动物传播疾病的风险才会越小。
放下傲慢,让我们一点点修补和进步。
需要被解救的,不是地球,而是人类。
别忘了,这个经历过火山爆发、地质重构、板块漂移、太阳黑子、太阳耀斑、磁极反转、彗星、撞击、宇宙辐射、超级火灾、超级洪涝的星球,不会完蛋。
会完蛋的,只有我们。
你和我,从来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和唯一。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怪怪
校对:秋秋
监制:眠去
出品:麦子熟了工作室
-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