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亚洲象 >> 亚洲象的形状 >> 一路象北之前,是几千年的一路象南
▲90秒梳理云南野象群行动轨迹:40天经2市1州,已北行公里。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一路“象”北还在继续。
6月2日21时55分,象群继续向北迁移,进入昆明市晋宁区双河乡,目前位于双河乡火草坝附近。
云南发布消息,云南省林草局协调无人机监测团队、应急处置团队、亚洲象专家全部转场,提前研判和通报迁移线路,指导当地全面开展布防工作,要求高度警醒、高度戒备、全力防控,切实保障人象安全。
对一路“象”北的象群,人们纷纷好奇,它们究竟要去哪里?还要向北走多远呢?
古代河南也曾是大象的家乡
有网友半开玩笑说:“历史上的黄河流域就曾是野生亚洲象的繁盛之地,这是要回河南了。”
当然,这群象的目的地不会真的是河南,国家也不会允许它们无限制地北迁。
一旦进入人口更加稠密的地区,人象关系恐怕很难处理。
云南本地有关部门已经开始采用“投食引路”的方法引导象群迁移,目前看来效果不错。
不过这名网友有一点没说错,看起来那么偏北的河南在古代确实也曾是大象的家乡。
这段历史许多人已不知晓,但是河南省的简称依然明明白白是一个“豫”字,保留着关于大象的远古记忆。
著名历史学家胡厚宣先生解释这个“豫”字,认为它就是一个人牵了大象的标志。
河南卫视很早就用大象作为台标,今天河南也有“大象新闻”、“大象早报”等被当地民众熟知的媒体,或许也从一定角度说明了该省对大象的喜爱已经刻在了文化记忆里。
实际上,在远古时期,大象是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并非仅限于河南一省。
当时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对于大象并不陌生。
在距今约年前的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二期文化层中,就出土了大象的遗骨。
这大概是新石器时代以来野象在我国所到达的最偏西北的地点。
此外,在河北北部的桑干河流域,也发现有距今约年前的大象遗存。
在商代,人们甚至还驯化了大象,大名鼎鼎的安阳殷墟就出土了不少大象形状的文物,更有3件完整的象骨架被发现。
02:51▲云南野象群进入昆明市辖区:一路北迁是受地磁暴影响吗?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人类活动“逼迫”大象不断南迁
今天只能生存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大象,为何能够生存在古代的中国北方?
它们不怕冷吗?为何今天的黄河流域又没有大象了呢?
对这一系列问题,不少历史学家和动物学家给出了答案。
目前比较科学的解释大概可分为两种。
一种看法认为在商代及其之前,北方地区要比现在温暖得多,因此大象的生存是不成问题的;后来气候变冷了,大象才退出了北方黄河流域。
另一种看法则主张这些大象未必与今天的亚洲象是同一物种,而很可能是属于地质时期遗留下来的某种不怕冷的古象。
而这些大象之所以无法在黄河流域继续生存,也并不是由于气候变冷,而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压迫。
究竟哪种说法更有道理,目前还没有定论。但如果仅就历史文献的记载来看,人类活动对大象的影响是不能忽略的。
据《吕氏春秋》记载,“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遂以师逐之,至于江南。”
就是说,周王朝建立之后不久,殷商的遗民就发动了大规模的叛乱,叛军在作战中曾使用了驯化的大象。
而周公东征胜利平叛之后,就将这些大象视为“害兽”,全部驱逐到长江以南去了。
根据这种说法,大象很可能不是自行退出北方黄河流域的,而是受了商周鼎革的“池鱼之殃”。
巧的是,现代考古证据也证实了这一点,大象从北方地区销声匿迹的时间点恰恰就在周初以后。
周代之后,野象在长江流域又继续生存到宋元时期,在福建、两广则持续生存至明清时期,后来也渐趋消失。
直至今日,就只分布于云南一省。
如果说北方地区大象的灭绝还有可能归因于气候的变化,那么南方地区象类的大量消亡则很显然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有时甚至就是由于人类被贪欲驱使的杀戮,毕竟,象牙一直是十分珍贵的奢侈品原料。
侯甬坚教授与张洁博士在他们的论文《人类社会需求导致动物减少和灭绝:以象为例》中以同情的口吻这样写道:“象是食草动物,其性情温顺,攻击力差,繁殖能力弱,虽然为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在人的视野里,从未被当作猛兽来看待,反而容易遭人杀戮”,并列举了陷阱、毒箭、火攻、枪击、电击等古人所使用的五花八门的猎象方法。
幸运的是,现代人逐渐形成了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的观念,在政府各种措施的保护下,云南的野象群存续了下来。
大象是感情丰富、具有一定智慧的生物,但偏偏又何其可怜。
如今象群北迁的消息见诸媒体,舆论喜忧参半:喜的是,我们的生态环境治理成效得到了大象的“高度认可”,如若生态环境没有显著改善,大概是请都请不来的;忧的是,象群所到之处破坏力巨大,而且也可能给附近群众的生命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
有人提出疑问,这些大象究竟要向北走多远呢?是否会进入昆明这样的大城市,甚至更向北走进入四川盆地呢?
依我愚见,大可不必过虑,因为这些家伙其实是十分挑食的。况且虽然大象身形庞大,但面对以现代科技武装到牙齿的人类,它们仍然是绝对的“弱势群体”。
过去,大象在人类活动的“逼迫”下已经南退了整整几千年,如今北返才只数月,在合理规驯的同时,我们理当给予它们更多的宽容。
当然,宽容不意味着放任不管,在象群路过之处还是应继续做好引导工作,并通过适当途径对群众的损失给予一定补偿。
□李冀(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环境史专家)
编辑:陈静实习生:唐杰婧校对: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