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象

马丽君谈云南大象集体迁徙人象冲突何不

发布时间:2023/4/27 14:30:41   
白癜风症状及治疗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301365.html

近日,原本生活在西双版纳州勐养子保护区的15头亚洲象一路北上迁徙进入玉溪市红塔区大湾村附近,媒体从前方指挥部了解到,6月2日21时55分,北迁象群沿玉溪市红塔区春和街道老光箐村北侧前进,进入昆明市晋宁区双河乡。

小象掉进沟里,母象将其拉起来。CCTV图

首先,我们先要了解亚洲象。

亚洲象生活于热带森林、丛林或草原地带。群居,由一只雌象率领,无固定栖地,日行性。视觉较差(主要是由于象的睫毛比较长所以影响视力),嗅、听觉灵敏,炎热时喜水浴。晨昏觅食,以野草、树叶、竹叶、野果等为食。

云南大象为何会集体迁徙呢?

我认为与保护区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有关——年,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考虑到我国野生亚洲象处于灭绝边缘,各级政府采取了抢救性保护和管理措施。此后,云南省在亚洲象分布的热带地区共建立了11处保护区,总面积约51万公顷,形成了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主,地方级自然保护区为补充的亚洲象保护网络,为亚洲象提供了庇护所。没有人为干预造成森林的郁闭度非常好,林冠层保护得非常好,导致林下可采食的食物种类、数量都在不断减少。这对大型食草动物大象来说,必然留下可采集食物不断减少的隐患。

其次,在保护区外,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保护区周围的热带森林遭到大面积砍伐,种植成橡胶、茶叶、咖啡等热带经济作物,数量惊人,高速公路、水库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割裂了原有连片的亚洲象栖息地,导致栖息地破碎化。

再次,人们对于森林的过度砍伐和破坏,使得自然界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差,野外的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在多重因素下,“驱使”走出保护区的象群不得不频繁进入更远的农田地和村寨取食;吃惯了成片粮食等作物的野象,食性也在迁徙过程中发生一定的变化。玉溪市有大量的农田,这也对大象走出保护区有着足够的吸引力。

阻止大象北上,是因为大象主要喜欢生活在热带雨林和季节性雨林地区,但这种环境在昆明并不特别常见。昆明一般属于北亚热带气候,不适合大象生存。如果大象继续北上,情况将会越来越糟。昆明长久以来都是旱季,这段日子又是酷暑,但昆明的雨季也快来了,但这种气候可能不适应大象。亚洲象更喜欢生活在热带雨林和季节性雨林地区,但这种环境在昆明并不特别常见。

大象无故迁徙,归根结底是人象冲突引起的,人类基于自己的利益过度干涉野生象群的原始生活,打乱了大象生存的生态平衡环境,致使其食性发生改变,将食物目标转向庄稼。

母象终于把小象宝宝捞出来。CCTV图

这种大象迁徙事件在国外也屡见不鲜。

据国外媒体报道,印度东部西孟加拉邦大吉岭有两头大象在迁徙途中,因误触电线杆而惨遭电亡。原因是由于印度都市化极速大兴土木,以往不少供应大象通过的通道遭到房屋、铁路等建筑阻拦,大象缺失了方向感,造成了此次事故。

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在肯尼亚中部OLPejeta保护区的边缘,一些流浪大象冲破围墙漫游到农田里,破坏了大量农作物。该保护区最终决定将9头公象运到较大的科拉国家自然保护区,以缓解人类与野生大象的冲突。

泰国同样面临大象向居住区迁徙问题,所以泰国人就研究出了一套对付大象的绝招,他们在农田附近养殖了大量的蜜蜂。大象是一种十分敏感的动物,非常怕蜜蜂,所以听到蜜蜂的嗡嗡声后,它们就会快速掉头离去,所以在养殖蜜蜂增加收入的同时,还能驱赶大象,一举两得。

有专家认为,大象迁徙现象普遍目标是取食农作物,由于人类种植粮食作物集中且量大,在保护区外就有大量食物可以采集取食,这使大象对农作物产生了依赖心理,才会不断地走出保护区,只是破坏农作物,打扰到居民正常的生活。

人象冲突是现今无可避免的问题,那么如何缓解人象冲突呢?

我认为,拉开人类和大象距离,是非常有必要的。保护区必然不可缺少,但我们应该摒弃固化的保护,还给大象一个野生的自然环境,调节改善保护区内生态环境尽量减少大象在保护区内食物短缺的情况。同时也可以调整保护区外的农业产业结构,种一些大象不喜食的作物。

为了保护野生东北虎,我们国家建立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那么现在,大象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我想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能为大象建立一个“亚洲象国家公园”吗?

肯尼亚对大象迁徙的解缺方法是可以借鉴的,我认为,我们也应该建立一个国家公园,找到大象适宜栖息的地方,将现在生存困难的大象进行人为迁徙,给大象更好地保护。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绿会融媒作为环境创变者和第一信息源,为青年环境思考者提供舞台和传播平台。)

作者:马丽君,作者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级国关)学生、中国绿发会国际部志愿者绿会融媒收文时间:-06-04编辑:Linda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46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