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亚洲象 >> 亚洲象的形状 >> 世界仅剩三只神兽,中国就有一只,无法有效
提起“神兽”,大家会想到哪些神话中的动物?我们中国有龙、凤凰、麒麟、朱雀,西方的历史传说里有半人马、独角兽,日本的文化中也有猫又、鼠蛟等神话奇兽。
这些动物虽然大多数都是虚构的,但是也有一部分在现实中存在原型。比如斑鳖,这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神兽的一种,出现在很多我国的古典名著中。然而,现今真实世界里的斑鳖却面临着灭绝的危机。目前,全世界范围内还生存着三只斑鳖,我国也仅剩一只。
那么,斑鳖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它为什么会被称作“神兽”?又是什么样的原因,让它走向了灭绝?
上古神兽——斑鳖在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口口相传的传统印象里,龟类和鳖类这种带甲壳的爬行动物,一般都被认为是长寿的象征。实际上,老祖宗略显夸张的形容,并不是没有科学依据,虽然这类动物活不到传说中的千年万年,但是由于它们大多数都行动缓慢,而且能量消耗低,想要拥有几百年的寿命还是可以做到的,这就已经远远超出了人类的理解范畴。
而斑鳖就是这类龟鳖动物里的一种,也是其中比较普通也非比寻常的一种。我们抛开神话传说,从现代生物学的种属分类角度出发,斑鳖属于龟鳖目鳖科的一个分种爬行动物。
我们先来介绍一下,斑鳖与其他龟鳖类爬行动物的相同或者相似之处。
首先,是外表模样。通过斑鳖的照片大家就不难看出,它们和人们印象中的所有这类动物并没有太大区别。都是利用短小的四肢伏地爬行,伸缩的头颅可以随时防备意外情况。背上还带着一块重重的甲壳,这是它们保命的关键武器。
从大小来看,三、四十厘米的身体长度,让斑鳖这一物种虽然比一般龟鳖动物略大一些,但是摆在地上,从我们人类的视角看过去其实都差不多。不过,斑鳖的最大体长却足足超过一米,已经足以被称作大型爬行动物。
既然能长出这么大的身体,必然就说明了斑鳖的肉食习性。
这也就是接下来要讲的,这种动物的捕食方式与栖息环境。斑鳖不仅体型庞大,而且生性凶猛,喜欢捕食各种水生鱼虾,甚至有时候还会上岸觅食,这与其他的食肉龟鳖类爬行动物习性也基本上一致。而且斑鳖还有着一定的杂食性,在肉食食物资源匮乏时,它们也可以退而求其次地选择素食。
在栖息环境方面,斑鳖和自己的近亲们一样,喜欢生活在淡水温暖水域的底部区域,并在一定时间后去陆上换气。因为在水底世界里,温度与水压都可以保持稳定,且较为安全。
但是,这些看似是与龟鳖类爬行动物相同或者相似的地方,其实都隐藏着斑鳖的与众不同之处。
比如对环境的具体要求,要比一般龟鳖高很多。因为龟鳖体型庞大,首先要找到一片足够的空间盛得下自己。这还是最简单的需求,不仅如此,这片空间内还必须要有合适的温度和充足的基础食物储备。由于笨重的身体让斑鳖行动缓慢,它们每去一次岸边都要付出很大的能量消耗。因此在栖息地的周围,就要尽量满足斑鳖的食物来源,让它们可以不费很大力气就能获得每天的能量摄取。
还有斑鳖对食物的要求,也是高于同类爬行动物的。这一点也不难理解,毕竟要供应这么大的身体,必然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是特别高的。就像大海里的鲸鱼一样,体型巨大且行动迟缓,每动一次都会耗费不小的能量,因此就需要在进食时一次性地获取足够维生动力。
不仅是数量,斑鳖对于食物质量的把关同样不能过低。作为一种爬行动物,斑鳖也是通过肺呼吸,并通过心脏的泵血供给全身。除了氧气输入之外,这还需要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供应。即便是人工圈养的斑鳖,在喂食时也要选择活性高的新鲜生肉。
斑鳖走向灭绝的原因斑鳖之所以被称为“神兽”,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在地球上的存在时间已经十分长久。它们出现的可查时间,通过化石等古生物探索研究,可以一度追溯到恐龙文明的时期。然而,就是连小行星和冰河世纪都没有毁灭的这种古老生物,如今却不得不面临灭绝的危机。
年四月,生活在我国苏州动物园的全球最后一只雌性斑鳖死亡。这也就代表着,如果无法找到其他依然存活着的雌性斑鳖,这一物种就再也没有了繁衍生息的可能,而灭绝也就只是时间问题。
关于斑鳖为什么会灭绝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大致分为自然和人为两种因素。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斑鳖面临危机的自然原因。就以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来讲,沧海桑田的道理一直是很多问题的解答方式。尤其是在自然问题上,所谓“树挪死,人挪活”,很多动植物都因为无法适应时间变化带来的新环境而走向灭绝。
斑鳖也是如此,虽然在恐龙大灭绝的那场末日浩劫中存活下来,但是这颗星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比如,大陆漂移的影响。要知道,在我们现在的世界里,那块被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曾经也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热带雨林。由于地球板块运动,让这片原本位于赤道附近的生物家园挪到了地球极点。而殊不知,这群被迫离家的动植物中,就很有可能包括适宜温热生存环境的斑鳖。
也就是说,有很大一部分原始生态中的斑鳖,已经随着山崩地裂的大陆漂移,变成了现在南极大陆地层中的几块化石。
而即便还有很多斑鳖的祖先,躲过了这块飘向冰雪世界的大陆,通过亿万年的演变,地球也早已不是一个对“慢生活动物”友好的星球。随着新的海陆环境确立,不仅南极洲与世隔绝,澳洲大陆同样也是一片被海洋孤立的世外桃源。但是除此之外,其他大陆之间却形成了既相连相接又隔山跨河的特殊构造。
对于斑鳖而言,缓慢的生活方式已经不适合这种新的动植物生态环境。可以说,如果大多数的斑鳖祖先去了澳洲,那么它们肯定也会像大家熟知的鸭嘴兽、树袋熊和树懒那样自成一道进化体系,并在如今依然得以生生不息。
但是,斑鳖却不幸地来到了人类活动历史最悠久的亚洲东南部。
环境污染这一话题想必大家已经听过了很多次,它是任何野生生物都难以避免的最大生存威胁。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尤其是工业时代的到来,地球上可以提供给野生动植物生存的净土越来越少。而就像前文所言,对栖息环境要求极高的斑鳖更是很难找到自己的家园,连居所都无法保证,就不用说捕食和其他生命活动。
另外,斑鳖还有一点特殊的生理弱项,就是它们的繁殖能力低下。
不同于其他濒危动物,人们可以提供科技力量给它们进行人工繁殖。斑鳖的繁殖系统和方式都尤为复杂,人类的技术手段很难起到作用。更加悲剧的是,苏州动物园里那只全球最后的雌性斑鳖,就是在人工授精时死亡。所以,对于斑鳖的繁衍生息,人们现在就是想帮,也帮不上忙。
作为“神兽”,斑鳖的入选除了自然生物科学方面的因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开头提到的,龟鳖类动物在我们国家传统文化中的定义。
比如神话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的赑屃,就是那个在很多古典园林祠堂里驮着石碑的大龟形象。没有人知道赑屃的原型是哪种动物,也许是来自《山海经》里的某种记载,但是至少可以肯定这是一种巨大的龟鳖爬行动物。也就是说,很有可能就是生活在我国南方淡水水域的斑鳖。
我们不知道龙是否存在,不知道凤凰、麒麟是否存在,但是通过斑鳖的故事,我们也许可以看出,中国人古代的图腾神兽,也许就是因为很多原因消失在了现实世界里。
作者:木下易人校稿编辑:小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