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象

不速之客到来,人象冲突几时决

发布时间:2023/3/3 13:47:21   

近日,原本栖息在云南西双版纳的一群野生亚洲象,一路逛吃、北迁,迁徙路程大约公里,几乎跨越了半个云南省,而后进入了玉溪市红塔区境内,此时离昆明城区已不到公里。直逼昆明的这群野象,在短短四十余天的时间内,踩踏田园庄稼,大肆破坏农作物,所到之处,令人们叫苦不迭,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破坏,经济利益大幅降低,人们的生活也受到了严重干扰。

野生亚洲象,又名亚洲大象、印度象、大象,是亚洲现存的最大陆生动物。我国的野生亚洲象,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南部与缅甸、老挝相邻的边境地区,数量十分稀少,屡遭猎杀,破坏十分严重。随着近些年国家对珍稀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增强,我国野生亚洲象数量有所增加,在地域的分布上也逐渐扩大,情况逐渐明朗。

此次事件中,野生象群一路北上,给沿线的居民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在生产生活方面,野象群体型庞大,四肢粗大强壮,象齿锋利尖锐、长达一米多,正常时它们每天要步行3到6千米去觅食,迅速奔跑起来也能达到每小时36千米的速度,这对当地村民的人身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野象群踩踏之处,庄稼毁坏,民众的经济利益严重下降,人象冲突越发严峻,许多村民谈象色变,强硬地拒绝这些“不速之客”。

针对象群的频繁打扰,村民们也是急中生智,采取了架瞭望塔、挖防象沟、建立电围墙来阻止象群前进之路等对策。但是,解决人与象的冲突,不仅需要保障野象群体的生存发展,也要防止野象对人们造成的种种伤害。

根据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我国野生动物管理部门应完善相关法律,对野生动物的迁徙加强监测管理,做好后期应对措施,加强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适度保护与开发,划出特定区域供野生动物觅食,并防止人类乱砍滥伐,猎杀野生动物。在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内,可以人工种植野生象群喜爱的食物,多种植一些竹笋、野芭蕉和棕叶芦等植物,尝试用美食来留住它们。

对于因野生象群造成的农田毁坏,政府也应给予相应的补贴,给予村民们一定的补偿费用。当地居民也可以调整村寨内部的种植结构,构建植被防护网,做好安全防备,防止野象的进入。

总而言之,遵循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民主化原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象之间的冲突。

文/林芬(广州大学)

本文来源:红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36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