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亚洲象 >> 亚洲象的习性 >> 大象为什么喜欢喝酒它的酒量又为什么奇
本文参加百家号#科学了不起#系列征文赛。
近日,从云南出发“逛吃”的野生亚洲象群是“出名了”,不过,我们看到的这个象群并不是原本完整的象群,因为这个象群原本有17头大象,但是有两头因为在迁徙的过程中喝了村民家的酒,导致宿醉,最后折返回了普洱市,要不人都说:喝酒误事呢,你看大象喝了也误事吧。开个玩笑哈,那么,大象为什么会对酒感兴趣呢?它们的酒量又如何呢?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解析一下这个问题。
大象喜欢喝酒?
上面我们说过,因为这次迁徙的亚洲象群中有两头象因为喝了村民家的酒导致“宿醉”,最终它们返回了原栖息地,没有跟随大部队迁徙。而大象“喝醉”的事件并非只有这一次,早在年,科学家们在南非的克鲁格国家公园中就发现了四头行为怪异的亚成年非洲象,它们先是步履蹒跚,之后倒地再站起来,摇摇晃晃的,最终四头小象“叠”在了一起,睡了一整夜后,第二天才爬起来返回了象群。
起初,科学家们以为是小象生病了,经过仔细的研究才发现,这些小象是因为吃了大量的漆树水果后才出现了这种情况。除了漆树水果外,科学家们还观察到非洲象吃了马鲁拉果(又称大象果)也会出现这种行为。无独有偶,在印度,动物学家也观察到了吃了熟透了的水果后,一些大象也会出现类似的举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大象摄入了一定的酒精。那么,酒精是哪里来的呢?
上图为南非“宿醉”的小象当大象把水果吞入腹中之后,这些水果在低氧的环境,水果会发酵,而水果发酵是会产生酒精的,我们自制的葡萄酒就是这种原理。而水果产生酒精的原因是水果在高温低氧的环境下,水果内的细胞在进行无氧呼吸,会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乳酸,酒精因此而来。
而一些熟透了的水果本身内部就含有一定的酒精,因此大象并不是爱喝酒,而是它闻到了与熟透了的水果相同的气味,才误喝了村民的酒。
大象在吃马鲁拉果大象的酒量怎么样?
夏日已至,许多小伙伴喜欢下班之后与朋友一起小酌一杯,对于喝酒这件事,猎奇君认为“微醺”是喝酒最舒服的状态。相信小伙伴们也发现了,不同人的酒量不同,而且这个酒量与体型还没有什么关系,比如笔者就有一位朋友,他的体重只有60公斤左右,但是他啤酒一次能喝10瓶,白酒一斤多还能打台球,而反观我那位斤的朋友,他几瓶啤酒下肚就晕头转向了。由此可见,酒量真的与体型没有太大的关系。而大象就是这样的代表,虽然大象是陆地上体型最大的动物,但是它们的酒量非常的差,差到什么地步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首先,动物的酒量好坏与自身的代谢有关,而决定代谢酒精能力的基因是ADH7。关于这个基因,科学家们测试过许多哺乳动物,在大多数的哺乳动物中,只有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类动物的ADH7基因是正常的,其他的动物或多或少的都存在基因异常或者说是不完整的情况。这可能与灵长类的祖先主要以水果为,而其他的植食性哺乳动物水果的占比较小造成的。
大象就是如此,科学家们检测到大象的ADH7基因能力相当的弱,弱到什么程度呢?它们代谢酒精能力只有人类的1/40,这就相当于人类喝1两酒,就等于大象喝了4斤酒。这也就难怪大象容易“醉”,因为大象的食量是非常惊人的,它们一天平均要吃掉40公斤的食物,一旦发现了可口的水果,这几十斤的水果进入体内发酵,所产生的酒精也是巨大的,再加上大象代谢酒精的能力很差,所以,当吃多了水果后,大象就会像“喝醉”了一样。
其次,虽然人的ADH7的基因都是正常的,但是人的酒量也不一样,这是因为基因并不能决定分解酶的强弱,这就好比人都有两条腿,但是不同人的奔跑速度不一样是一个道理,而负责分解酒精的酶就是乙醇脱氢酶。不同的人乙醇脱氢酶的活性不同,这也就导致了人的酒量不同。而且当乙醇脱氢酶缺少时,其表现就是喝了酒脸发白,当乙醇脱氢酶的活性一般时,喝完酒的人表现是脸红,而当乙醇脱氢酶的活性很强时,喝酒的人要么脸色不变、要么变白。因此,喝酒脸就很红的人,酒量大都一般,而喝酒脸白的人,要么是巨能喝,要么是酒量巨差。
不过,通过这个分析我们也发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酒量是人本身酶的活性决定的,靠练是很难有所改善的。
总结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象并不是爱喝酒,而是它们在果实成熟的季节会主动地摄入一些果实,而这些果实在体内发酵会产生酒精,因此,大象喝酒要么是当成了水,要么是闻到了似曾相识的味道。不过,大象虽然是大体格子,但是由于ADH7基因的缺失,它们分解酒精的能力很差,这导致了大象酒量极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