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象

象群到家对话追象人一路上我们满嘴溃

发布时间:2022/12/23 23:28:20   
        

作者:冯群星杨文明

来源:环球人物

9月10日凌晨,好消息传来:去年3月从西双版纳“出走”、一路北上的象群“短鼻家族”,已经在南归过程中安全渡过把边江,完全进入传统栖息地宁洱市境内。

至此,这场声势浩大的野生象迁徙行动宣告结束。

象群回家了,那些一路追着大象昼伏夜出的助迁人也终于可以回家了。跟在大象屁股后颠沛流离的3个多月,是杨翔宇平生最意义非凡的一段旅程。

今年5月,当15头野生亚洲象出现在玉溪市峨山县县城,第一次“逼近”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时,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组建起野生亚洲象搜寻监测任务分队。被任命为分队队长的杨翔宇,与9名队友就此奔赴这场“大象之约”。

后来在网络流传的野象睡觉、嬉戏打闹、玩泥巴等视频,几乎都出自这支队伍之手。新闻里每天报道的“人象平安”,只有杨翔宇和队友们最清楚这四个字背后的含义。

一晚上跟着大象转场13次

在云南,大象的符号随处可见:街道的装饰,公园的盆景,酒店大堂的雕塑……连云南车牌上的水印,都是一头头仰着鼻子的大象。

作为土生土长的云南人,杨翔宇自小便熟悉这些符号,但是在追踪北移象群的过程中,他才第一次真正近距离地接触野象,了解这个被命名为“短鼻家族”的群体。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有着成熟的无人机监测机制和指挥系统,但以前主要是用于勘察火场、扑灭火灾。刚开始追踪“短鼻家族”时,杨翔宇和队友们都很紧张。

“白天基本上只能靠肉眼辨识,因为大象的体温是36摄氏度左右,跟地表和环境温度差不多。夜里可以用红外摄像头,但有时候林子太密了也看不到它们。”杨翔宇告诉《环球人物》记者。

有一次,象群在夜间走入两县交界地带的密林,就此消失在无人机画面中。队员们分成2个机组找了整整一夜,直到第二天中午才在一片空地上发现了正在休息的象群。

时间长了,队员们也有了经验:如果没有风,林子中的某一片树又不停地晃动,那就很有可能是象群正在经过。运气好的时候,苍翠的山林间会露出一抹灰色,队员们能看到野象的鼻子或屁股。

监测队拍下的野象画面曝光后,很多网友直呼治愈。杨翔宇也常常被野象打动:“在无人机上远远地看着,就像一群小猪在拱食吃,感觉特别可爱。”

他也惊异于野象的聪明:每次吃玉米时,野象都会轻轻踩着玉米棒子、用鼻子掰开玉米皮,只吃里面的芯。经过高速公路的时候,有成年象把路边的护栏踩平,方便小象通过。遇到对这种体型庞大的动物来说最吃力的下坡,母象会用脚搭成“楼梯”,让小象一步步踩着下来。

不过,对于监测队员来说,这次“超长待机”任务中的更多时刻是枯燥的。起初人数较少时,队员们只能跟着“短鼻家族”昼伏夜出,在象群休憩的间隙轮流睡上一会儿——最奔波的一夜,他们走走停停,跟着野象转场了13次。

云南的夏天溽热难耐,无人机电池过热便无法飞行,队员们要不时抱着电风扇为机器降温。有队员起了满嘴的口腔溃疡。

在经过初期的摸索和适应之后,搜群象群不再让杨翔宇那么紧张和担心。他甚至隐隐感觉“短鼻家族”和人类形成了某种默契,在顺着人类的帮助寻找家乡的方向。

“有很多次,野象是可以轻松越过临时搭建的屏障的,但它们没有。到了昆明以后,可能它们也感觉到人员越来越密集了,温度也变低了,就顺着引导出了昆明,没有再继续向北。”杨翔宇对记者回忆。

8月初,南归的“短鼻家族”抵达元江之畔。今年5月它们从这里经过时,元江还处于枯水期,一行野象直接涉水过了江。而这一次已是丰水期,象群需要从它们不熟悉的一座桥梁上通过。

为了诱导“短鼻家族”按照规划路线前进,工作人员每隔5到10米就在路上丢一个玉米棒,还在一些能够下到江畔的小路口设置了路障。

水流湍急,要过的桥是座护栏不高的老桥,而象群又习惯夜间活动。一旦有野象失足掉落,生还的可能性很小。那段时间,杨翔宇和队友们心一直悬着。

8月8日晚上,“短鼻家族”开始过桥。令所有人意外的是,野象们再度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灵性”,快速地通过了桥面。“前后用了差不多3分15秒。”杨翔宇记得很清楚。

对于象群来说,元江是南归路上最大的天险。因此,象群渡过元江,意味着它们的南归取得了决定性进展。8月底,监测队员们开始陆续撤离,只留少量人员进行常态化监控。

对大象又爱又恨

象群一路向北期间,许多地方是它们首次到访。当地民众对野象的到来往往又紧张又期待。杨翔宇回忆,在玉溪,坊间很快传起了“吉象入玉”的谚语。很多时候,当队员们使用无人机监测野象时,村民们就挤挤挨挨地站在他们身后,希望能一睹野象的风采。

让杨翔宇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村民知道野象可能经过,专门去自家地里收割了全部的玉米,免费提供给当地政府用于投食。“很多村民觉得大象难得来一回,庄稼被吃了也不心疼,就怕大象饿着。”

在野象经常出没的西双版纳地区,监测员和民众对于野象的情感就更加复杂。

48岁的赵平,是西双版纳勐海县勐往乡的一位野象监测员。近距离跟踪象群并不轻松,“抬鼻子、竖耳朵、翘尾巴,这就表示它要攻击人了,得赶紧跑”。

赵平记得,早些年,村民点起火把吼叫驱赶,野象则一边向人类发出威胁警报,一边慢慢走回丛林;慢慢地,野象发现人类并不会真正伤害它们,胆子反而越来越大,经常光顾村里的田地。

“林子还是那片林子,但是象多了,林子里食物不够,野象被逼无奈才出来。”赵平也说不清楚野象光顾勐往乡自己到底是高兴还是悲伤。专家说亚洲象是“旗舰物种”,有野象说明家乡生态不错。然而,望着被野象践踏采食的田地,村民实在高兴不起来。好在前两年,政府设立了野生动物肇事补偿。补偿标准不算高,但对村民总算有了说法。

在“短鼻家族”北移的过程中,野象监测员也见证了象群生息繁衍的重要时刻。

年11月的一个夜晚,普洱市宁洱县梅子镇民乐村附近的森林中传来大象的嘶吼声。叫声惊动了当地监测员毕仕学和付启有,他们赶紧通知附近的村寨,疏散了村民。

是有大象掉队,还是发生了什么意外?第二天,放心不下的两人悄悄前往现场。象群已经转移,而在它们踩踏出的空地上,毕仕学和付启有发现了一张巨大的红色肉膜,像极了胎盘。

当天下午,毕仕学和付启有重新看到了象群的踪迹。令两人惊喜的是,象群中多了新成员:一头高约40厘米的野象宝宝,正围着一头母象的肚子和腿不停打转。母象不时低头用鼻子拨弄小象,就像人类母亲在哄新生的婴儿。

跟着象群“捡粪”的大象专家

“新闻上每天都在说‘人象平安’,这简单的四个字背后其实是大量的投入和无数人的努力。”作为亲历者的杨翔宇,觉得这段经历相当宝贵。“我也看了许多媒体报道,包括国外的报道,大家对这次助迁的评价还是很高的。很多朋友告诉我,因为这件事,他们今后会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278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