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象

共建万物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人民资讯

发布时间:2023/2/20 18:16:49   

「本文来源:北青网」

本报评论员栗玉晨

今日社评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共建万物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需要所有人共同参与、共同尽责、共同享有。随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我国逐渐建立起生态文明制度“四梁八柱”,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生物多样性保护观念深入人心。《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不仅是一份优秀的成绩单,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状和动员令。

国庆七天长假,超过5亿人次走出家门,望青山斑斓、胡杨如画,观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在万物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中放飞心情。10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介绍中国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的诸多努力,阐释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刚刚结束国庆假期绿水青山漫游的人们,读到这份白皮书自然会产生不一样的感受。

这个黄金周,北京连绵细雨,每天仍有数千名游客来到喇叭沟原始森林景区踏秋赏叶。随着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这里丰富的植被、斑斓的色彩变成了童话世界。喇叭沟原始森林景区是北京生物多样性的一个缩影。针对北京森林、灌丛、草甸、湿地等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最新调查显示,北京全境已记录各类物种种,仅新发现物种就达70种,包括维管植物3种、昆虫16种、苔藓植物40种、大型真菌11种,其中12种为中国新记录物种。而北京水毛茛、黑鳍鳈等对环境质量敏感的指示物种分布范围的扩大,一定程度上表明北京河流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已取得不错的成效。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在这个黄金周,从四川大熊猫繁育基地的游人如织,到广东韶关观鸟团的长枪短炮,都是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美丽中国的生动见证。当前,全球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中国正在抓紧行动,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建设万物和谐共享共生的美丽家园。

随着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逐步建立和濒危物种拯救工程的实施,我国野生动物栖息地空间不断拓展,种群数量不断增加。据介绍,目前我国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实现野外放归并成功融入野生种群;朱鹮由发现之初的7只增长至目前野外种群和人工繁育种群总数超过只;亚洲象野外种群数量从上世纪80年代的头增加到目前的头左右;海南长臂猿野外种群数量从40年前仅存两群不足10只增长到五群35只。我国还针对德保苏铁、华盖木、百山祖冷杉等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开展抢救性保护,种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实现野外回归。

与此同时,随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我国逐渐建立起生态文明制度“四梁八柱”,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以此为基础,“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观念深入人心。

前段时间,云南西双版纳亚洲象群的北移经历,是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一个特别暖心的故事。亚洲象北移途中,居民主动避让,使象群得以自由漫步。这一幕幕感人情景温暖了全球,成为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范例,世界媒体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351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