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亚洲象 >> 亚洲象的习性 >> 万物有灵大象会反复造访死去的同类,这现象
大象在很多文化中都是被人们崇敬的对象,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象”与“祥”谐音相近,因此大象寓意“太平吉祥”;在佛教文化中,大象则象征着愿行广大,功德圆满的寓意。不管在哪里,大象在人们的印象中都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的是,大象经常会与死去的同类进行多次独特而有感觉的“互动”,这种现象直到现在都还缺乏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最近的一项关于大象对同类尸体的观察记录,揭示了大象对待死者的行为模式。在这次研究中,科学家还发现,不管大象和死者的关系密切与否,大象都会跟它有某些独特的互动。
这项发表在《灵长类动物(Primates)》杂志上的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尸体长期腐烂之后,即使被研究的大象与死亡个体没有紧密联系,大象对它们的尸体也表现出普遍的兴趣。观察到的最常见的行为是,大象会多次接近死去的同类,触摸并检查它们的尸体。大象似乎还利用它们的高级嗅觉来识别死亡的个体,它们还被观察到会发出声音,试图举起或拉动刚刚死去的倒下的大象。
这项研究由史密森尼保护生物学研究所的希夫拉·戈登伯格博士(ShifraGoldenberg,Ph.D)和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保护生物学系的乔治·维特迈尔博士(GeorgeWittemyer,Ph.D)领导,由拯救大象组织、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资助。
这项研究包括了对非洲12个不同来源的野生大象尸体的32个原始观察的文献回顾。尽管不同来源的方法存在差异,但有些趋势是明显的。
戈登伯格说:“最常见的是,大象对待死者的行为记录,包括触摸、接近死亡动物和调查尸体。”观察到的行为背后的动机至今让这些科学家们也摸不着头脑,但这些行为在不同的环境和个人中明显不同。例如,一些大象会反复造访一具尸体。比如他们观察到一只年轻雌性大象也许因为过于伤心,它母亲的尸体引起了它的颞叶腺流动与情绪高涨,因此它多次造访那具尸体。
大象们通常会在几十年中形成了持久的关系,个体在不同的种群中保持着不同类型的关系。他们生活在复杂、或分裂或融合的社会中(社会群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分裂和融合)。这些复杂的关系需要识别和记忆物种中的各种个体。毫不奇怪,大象在任何时候都能表现出显著的认知能力和广泛的记忆和高度复杂的嗅觉,特别是当它们遇到死去的同类的时候。
维特迈尔说:“看到大象与死去的同类互动,会让人感到脊背发冷,因为这种行为清楚地表明了先进的感觉。这是我们观察到的大象的许多有灵性的方面之一,但我们无法完全理解。”当大象在分离后相互问候时,它们进行长时间的嗅觉和触觉调查,表明它们不断更新社会和空间信息。大象对尸体的行为可能与大象与谁互动的目的相同,并对个体的生存有重要影响。
研究人员说,他们希望未来的研究能够更好地理解大象的记忆,并进一步探索大象对死亡反应中悲伤和情绪的可能性。